全世界的石斑鱼都全了
提起石斑鱼,大家都知道它是一种非常名贵的海产鱼类,因其身上遍布如石头一样斑驳陆离的美丽花纹,故名“石斑鱼”。它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鱼,肉质细嫩洁白,类似鸡肉,素有“海鸡肉”之称,也因此受到大众的喜爱,被港澳地区推为中国四大名鱼之一。不过大概许多人不知道,“石斑”其实是一种统称,包括许多不同的种类。全球的石斑鱼大概共有一百多种,全球90%以上石斑鱼产量来自亚洲,目前仅亚洲有石斑鱼类的养殖。
No.1 鞍带石斑鱼
鞍带石斑鱼,又叫花尾龙趸、龙胆石斑。是石斑鱼类中体型最大者,故也被称为“斑王”。鞍带石斑鱼被认为是澳洲昆士兰最具代表性的海洋生物之一。
此鱼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西起非洲东岸、红海,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西北部(波斯湾除外)。台湾东北部海域有产。这个品种的鱼最大可以成长至约2.7米(9呎)长,440公斤重。鞍带石斑鱼通常居住在沿珊瑚礁区的洞穴或岩缝中,以小鲨鱼及小海龟等数种海洋生物为食。
鞍带石斑鱼在幼年时为黄色,其身体上有三块不规则的黑色斑纹。随着鱼体成长,黑色斑纹内会开始出现白色或黄色的斑点。成鱼的鳍有黑色斑点。鞍带石斑是一种具有高经济价值的食用鱼,所以虽然它是一种深海鱼,但现时在台湾、澳洲及香港已能透过混合天然海水和人工饲养用海水来为这种鱼进行人工繁殖。在香港的元朗,有鱼场出产的龙趸仅达3~4斤重;台湾屏东东港顶级龙胆石斑则取20-30台斤,一般则是养殖3年,重量在30~50台斤。
图为在香港最大的海鲜市场香港仔鱼类批发市场里面正在销售的大型花尾龙趸。
这些花尾趸重量在50斤-150斤不等,但是大部分为养殖,野生的很难遇到。
在放在地面上的巨大的暂养池内,这些大个子的花尾龙趸就像核潜艇一样静静的潜伏在水中。每条的长度至少在1.5米以上。
龙趸有三种:一种是常见到的花尾龙趸;另外一种叫金钱龙趸;还有就是在北美海岸出产的一种全身黑色的龙趸。龙趸要过50斤的才好吃。颈骨、鱼扣、鱼肠、鱼翅、下巴,此五味最鲜。大部分石斑的鱼鳞是长在外面的,而龙趸却是鱼皮包着鱼鳞,所以大部分人都认为龙趸不是石斑。
野生龙趸长在深海,所以不容易捕获。现在酒楼食肆的龙趸主要依赖东南亚进口,本地也开始有养殖基地。野生龙趸都是吃天然的小鱼小虾长大的,运动多,肌肉也结实。但养殖的则一味“储肥”,没有那么多新鲜食物给它们吃,而且水质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不过,由于野生龙趸生长在珊瑚附近,因而也容易受污染,聚集雪卡毒素。此前媒体也报道过食客吃龙趸中毒进医院的新闻。现在养殖的龙趸反倒没有这个担忧,也令这种食材更加广为流传。但从口感而言,养殖的始终不及野生的肉质鲜美。遇上不好的货色,吃上去感觉“粗谐”(粤语,大意为口感粗糙)、没有弹性,烹制时除非用陈皮、胡椒、土制花生油等去“修饰”,否则其浓重的腥味不堪入口。
龙趸的烹调花样甚多,陈皮蒸龙趸头腩、炒龙趸球、麒麟蒸龙趸等等。而吃龙趸,其鱼皮是一绝。龙趸皮胶质特别丰富,一些大龙趸的皮有5厘米那么厚。新鲜龙趸皮很少人吃,也不易烹制,而晒干后却别有风味,浸发后焖煮,吃上去口感软滑。只不过吃过上好龙趸皮的人很少,不是价钱问题,而真的是货源难得。而稀缺的食材,留给厨师练习的机会也少,做得出色的自然不多。
鱼皮、花胶、鹅掌、猪脚,这些都是粤菜里面被认为是胶质丰富的食材。人们喜欢这种口感,尤其是在步入中年后,因为这时人们的饮食阅历更为丰富,而身体也需要补充这种营养。这一点,潮州人最有发言权。许多潮州家庭都会储备着一些鱼肚、花胶,有些是给媳妇养颜,有些是给老人家补身,他们都很相信这些食材的功效。对比而言,这些胶质丰富的食材中龙趸皮是稀少之物,而突出的大海味道更加勾人味蕾。
No.2 赤点石斑鱼
赤点石斑鱼属于濒危珍稀鱼类,分布于西太平洋区,包括南中国南海、台湾、东海、朝鲜及日本南部、印度、菲律宾等地。台湾北部、东部及南部产量甚丰。此鱼为暖水性近底层鱼类,喜栖息于岩礁及沙砾的底质海区中,一般不结成大群。肉食性,摄食鱼类和虾类等。钓捕方法:以活虾为饵,用延绳钓及手钓可捕获。
重要鉴别特征:后三根背鳍鳍棘基底具一大黑斑,且不延伸至背鳍。头体灰褐色并散布着小型金黄色、红色或橘色斑点,腹部除外;体侧另具6条可见的模糊斜暗色条纹。后三根背鳍鳍棘基底具一黑褐色大斑点。背鳍边缘呈黄色或橘色;沿着背鳍鳍棘的中部有一排颜色较深的黄色或橘色斑点(每片棘间膜有一个),另一排斑点在背鳍的基底部位。背鳍鳍条,尾鳍和臀鳍的基部有模糊的红色或橘色斑点,这些部位的末端颜色较深并带有模糊的小白斑。
赤点石斑鱼在日本称为雉子羽太,日文汉字写作“雉羽太”,俗称红斑,鱼体呈红褐色,头、背较深,腹部颜色较淡,头部及体侧密布与瞳孔等大之橙红色斑点。 常见全长约20-30cm,有记录的最长58cm。雉子羽太的标准日本名为“あこう”,在关西非常有名,夏天的雉子羽太薄切刺身几乎可与冬天的河豚相提并论,因此有“冬天的河豚,夏天的あこう”之俗语。鲜活的雉子羽太售价不菲,是属于夏天的超高级鱼类。
在中国,红色是代表喜庆的颜色,人们对于红色的食物情有独钟,“赤点石斑鱼”自然成了餐桌上的常客,是我国东南沿海逢年过节宴请宾客的一道必备大菜。赤点石斑鱼的肉质鲜美,不管是做成海鲜火锅、生鱼片还是清蒸或煮姜丝清汤均宜,也是高级餐厅经常采购的鱼类之一。
从日本到中国沿岸的温暖海域中皆有分布,是一种高级食材。在日本近海区域的钓鱼爱好者中,赤点石斑鱼就是最高级鱼的代名词。其鲜美的鱼肉不管是做成海鲜火锅还是生鱼片都会让人食指大动,也是高级餐厅经常采购的鱼类之一。如果在市场或餐厅里见到它的话,可不要错过喔。
No.3 纵带石斑鱼
纵带石斑鱼是身长1.5米左右的超大型鱼种,比较罕见。因为量很少所以非常高价,在餐厅也较少被使用。最佳赏味期为秋冬之际,越大的鱼味道越好。主要产于印度洋-西太平洋海域,从红海、波斯湾一带,延伸至澳大利亚西北部。非洲东岸、印度洋群岛、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巴布拉新几内亚一代分布情况未知。居于海洋水底; 深度上下限 20 - 230 m。 热带33°N - 23°S, 35°W - 143°E。此鱼似乎偏爱生活于大陆区;浅浮礁石的底部。 较大个体采自粒径较大的沙子或岩石区, 然而体型较小的生活在淤沙与淤泥底部。最大体长157 cm SL ;最大体重: 58.6 kg
重要鉴别特征:幼鱼呈灰紫色或棕灰色,沿腹侧渐变呈白色;覆盖两条黑色边缘的白色纵带,上方纵带从眼眶上部延伸至背鳍后部,下方纵带从眼眶下部延伸至尾鳍下部;背鳍与尾鳍覆盖黑色斑点和条带;成鱼白色纵带消失,其深色边缘分裂为短线与斑点;较大成鱼的头部与体部均呈灰色。
No.4 斜带石斑鱼
野生斜带石斑鱼为近危鱼种,非常珍贵。主要分布于红海,最远可南至德班(南非),东至帕劳群岛和斐济群岛,北至琉球群岛(日本),向南又可抵达阿拉弗拉海,向北到澳大利亚(兰德尔和Heemstra 1993)。它们也会从苏伊士运河迁移到地中海沿岸的东部地区。 最近对其的记录是来自以色列的地中海海岸。斜带石斑鱼常栖息于大陆沿岸和大岛屿,但在河口、离岸100米深的水域中也可发现。最大体长:120cm,最大年龄: 22 年
因其为最具经济性之食用鱼,已有实验性之人工养殖。清蒸食用佳。近两三年取代点带石斑鱼成为台湾、广东、福建、海南四省的重要养殖鱼类。由于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抗逆性强、生长快、体色艳丽,市场价格高且稳定,已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和养殖者的青睐。近几年来,菲律宾、台湾、香港和我国南方沿海养殖斜带石斑鱼迅速发展,已经成为石斑鱼中的佼佼者。
在日本称此鱼为茶色丸羽太。在筑地市场内也是超级受欢迎的高等鱼。从冬天到夏天都很美味,但寒冷的季节需求量更高,相应的价格也更贵。适宜于刺身、湯引き、唐揚げ、塩焼き以及火锅等多种料理法。是高级餐厅主厨梦寐以求的超级鱼类食材。
No 24 61337 24 15287 0 0 4176 0 0:00:14 0:00:03 0:00:11 4175.5 东星斑
中文:豹纹鳃棘鲈。中文俗名:七星斑、东星斑、红条(澎湖)。此鱼是大名鼎鼎的高级食用鱼类。野生濒危鱼类,野生东星斑已受政府保护。本鱼分布于西太平洋区,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大利亚,东至斐济、加罗林岛等海域。主要栖息于珊瑚繁生的泻湖及面海的礁区,亦常出现于外礁斜坡。生性凶猛,极为贪食,以鱼类为主要食物,偶捕食甲壳类。繁殖期会短距离洄游而聚集在礁区产卵;为浮性卵。幼鱼底栖性,警觉性高,主要栖息于珊瑚碎屑堆。
重要鉴别特征:东星斑的颜色有体绿褐色、红褐色、橘红色、粉红色或红色,有甚多小蓝点(鼻孔大小,常有深色边缘)散在头部和躯体(腹部除外)上,有数目超过10的斑点位于“面颊”(眼睛的后下方至前鳃盖骨的后缘),眼下有一个蓝色的环(一般分为多段);胸鳍呈红色或透明并带有颜色更深的鳍条;体侧无黑色横带。有一个明显的深色带位于尾鳍的后边缘,同时在后缘的中部经常有一条可见的白色线。
东星斑按照颜色不同,大致可分为四类:一等品:通体淡红,或红色斑块(红东)二等品:红中带黑,色泽较暗(澳东)三等品:略带粉色(养东)四等品:通体黑色或黑色斑块(黑东)。
此鱼在中国即便是冰鲜的东星斑也有刚需的市场,供不应求。
图为在香港最大的水产市场香港仔鱼类批发市场上的冰鲜东星斑。
图为东星斑打边炉。
东星斑不仅颜值高,肉质也十分鲜美,肉色雪白,口感劲道,鲜美嫩滑,清蒸口感最佳,在中国,也是高端宴席的必备食材。
No.6 老鼠斑
此鱼的中文名实际为驼背鲈,中文俗名:老鼠斑、锐首拟石斑、尖嘴鲙仔、观音鲙、斟鳗鲙。老鼠斑又称驼背鲈,因为头长嘴尖,形状酷似老鼠而得名,背鳍棘10枚,无大牙,一般在45厘米以上,最长长度可达70 cm。幼鱼体白色,布满黑点,成鱼体色较深,体上斑纹特别明显,色彩艳丽,行动缓慢,具有抢食性,由于其肉质细嫩,味道特别鲜美,为海产品的名贵鱼之一,在市场上的价格特别昂贵,它是一种高级观赏鱼类,又是一种高级食用鱼类。一般魚市場中少見,而多銷售至海鲜餐厅。肉质佳,以清蒸食之。
老鼠斑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区,从日本南部(小笠原群岛)到昆士兰南部(澳大利亚)和澳大利亚西北部,向东到达斐济。夏威夷的发现记录可能是由于水族馆观赏鱼的放生。我国沿海均有分布。生态习性:礁区、近海沿岸、泻湖:棲息于珊瑚礁繁盛之水域及泻湖区,亦常可发现于潮池区,一般在10-40公尺深处。
重要鉴别特征:体呈淡色至绿褐色,头部、体侧及各鳍上具许多隔开的大小不一的圆形黑斑;体侧的一些斑点和奇鳍基部被一个较大的暗斑覆盖。幼鱼上的黑色斑点比成鱼少,其大小与眼睛相同甚至更大。
清蒸老鼠斑
老鼠斑刺身
作为名贵的经济鱼类,市场需求量很大,价格昂贵,成长速度慢,存活率不高,一般魚市場中少見,而多銷售至海鲜餐厅。但是养殖的老鼠斑和野生的无论在价格上还是口感上有着天壤之别!下图为养殖的老鼠斑,供大家参考,以免在餐厅被忽悠。
No.6 吊桥石斑鱼
吊桥石斑鱼是石斑鱼中的高大上品种之一,价格昂贵。中文俗名:弓斑石斑魚、弓斑石斑鱼、弧紋石斑魚、弧纹石斑鱼、弓斑石斑鱼。吊桥石斑鱼的分布从红海和西印度洋至大西洋中部,中国地区分布于中国大陆、台湾沿岸。
重要鉴别特征:头部和体部为浅黄色,有如下深棕色带:一分岔带由眼后缘起,上支到达背部背鳍前一鞍状斑点,下支经下鳃盖骨如中侧线沿体部在腹鳍上方分岔,上支到达第3至第7背鳍条根部一斑点,下支沿曲线经过最后4根背鳍条根部;另一深色带从鳃盖上缘到第5至第9背鳍硬棘间;一窄带从眼下缘到胸鳍根部,形如一破碎带沿体部下侧曲线到达尾柄背侧;宽带从上颌沟到鳃盖间骨后边缘。带间浅色区域常有深棕色小斑点,且常排列成与色带平行列;鳍通常无色(unmarked);胸鳍呈黄色透明。幼鱼期,深色带表现为一系列深色斑点。
吊桥石斑鱼的肉质细腻滑实,刺身出品具有出其不意的口感,令你食过之后毕生难忘。
莹点石斑鱼
中文俗名:蓝点石斑鱼。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海域,从非洲东部向南延伸至东伦敦(南非),向东延伸至汤加。红海海域分布情况未知,但出现于波斯湾与阿曼。海洋,珊瑚礁鱼类; 深度上下限 2 - 65 m ;热带,35°N - 35°S, 26°E - 180°E。出现于深泻湖、峡道与外礁斜坡的岩石或珊瑚礁繁盛区域; 通常在洞穴里面或附近。稚鱼可发现于潮池。 吃鱼与甲壳动物。在香港活鱼贩售。
成鱼呈棕灰色,体被灰色小点,覆盖于较大的灰色不规则斑块上;尾柄后半部分具倾斜的黑色鞍状斑点;背鳍基部被4或5块不明显的黑色不规则大斑;上颌骨沟有明显的黑色条纹。较大成鱼(体长大于40cm)呈棕色,被连续不明显的灰色斑点。稚鱼(体长小于20cm)呈深灰色至黑色,覆盖明显的瞳孔大小的
白色斑点以及更小的白色密点。最大全长76.0 cm
白背石斑鱼
主要分布于东印度洋,范围从西澳大利亚到东印度尼西亚。在珊瑚礁区,水深50m处的区域有发现。最大全长 33cm TL头和身体色浅,覆盖有模糊的有棱角的深橘棕色斑点;深色斑点延伸至背鳍软条部分、尾鳍以及臀鳍处,而浅色部分构成了网状花纹,这些鳍的边缘处的斑点颜色更深;沿着背鳍基部有一列相距很近的3个深色斑块;新鲜个体的身体背部还有些微浅蓝灰色;背鳍鳍棘深色,并且有不明显的深色斑点和黑色边缘;偶鳍同样也有深棕色斑点。
镶点石斑鱼
分布于西太平洋,从安达曼海延伸到日本南部、台湾、中国大陆、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阿拉弗拉海、澳大利亚北部以及斐济群岛。海洋 礁区鱼类; 深度上下限 80 - 130 m。 热帶35°N - 20°S,95°E - 179°W。头、身体及奇鳍呈灰白色;体侧有5条宽的深棕色纵带,前两条纵带延伸至背鳍的鳍棘部位,第三第四条延伸到背鳍鳍条及臀鳍,第五条在尾鳍的基部;体侧的纵带在背鳍部位有小的黑色圆点;在颈部有深棕色鞍形大斑点,小的黑色斑点主要围绕在大斑点的边缘;颊、吻、颚、眶间区以及胸部大都呈深棕色,有2或3根从眼睛辐射出的白色横带;尾鳍中部具不规则的黑色纵带;上颌沟呈黄色;头的腹侧及身体经常略带粉色。小型幼鱼(体长6cm)呈白色,体侧具像成鱼一样的纵带,鳍多呈灰黄色并带小的黑色斑点。
拟青石斑鱼
西太平洋鱼种,日本南部到台湾,包括大陆,菲律宾,越南,香港,海南和沙捞越(马来西亚)均有分布。生态习性:主要栖息于浅的岩礁区。以鱼类及甲壳类为食。具经济性之食用鱼。一般渔法以延绳网及一支钓捕获。清蒸食用佳。
头部及体侧淡灰褐色,散布许多小暗褐色、黄褐色或红褐色斑点;体侧可见3~5条深色略斜的宽带,前四条上端延伸至背鳍,最后一条覆盖尾柄,前两条在背部颜色略深,延伸至背鳍鳍棘的边缘。头体部腹侧呈白色或粉色;背鳍鳍条,尾鳍,臀鳍具模糊的灰白小点和直条纹,一些背鳍顶端还可看到小的金色标记物。深色身体条纹在成鱼中变暗,除背部的前两条外。
南海石斑鱼
已知仅存于日本南部、香港、海南岛、越南、中国南海、爪哇和澳大利亚西北部。主要栖息于砂泥底质之水域。体部和头部背侧为黄棕色;腹部和体部后侧的腹侧为白色;胸部及头部腹侧为浅橘红色;体部有5条模糊斜条纹(样本保存后会消失);每条条纹侧中部颜色更深,代表一系列近似方形的深色斑点,从深色带沿着眼睛一直延伸到鳃盖末端;头部及体部的背外侧有深棕色到黑色的斑点,有时集中于深色条带中。鳍灰白,鳍条颜色比膜深;软背鳍和尾鳍有窄的深棕色边缘;腹鳍和臀鳍通常比其他鳍颜色更深;润奇可能有一深色窄边缘;背鳍根部有深色线条(前部不明显)。
巨石斑鱼
中文:巨石斑鱼。中文俗名:石斑、过鱼、虎麻。本鱼分布自红海到非洲南部和皮特克恩群岛的底细岛,大洋洲最东边的环礁;在太平洋西部其分布自日本刀西南威尔士和罗德豪岛。相比于大陆海岸,本鱼更多分布于海岛,但其也分布于珊瑚礁发育较好的大陆地区(如阿克巴湾)。栖息于水质清澈的珊瑚礁区,幼鱼常出现在礁磐或潮池中,成鱼通常在较深的水域中。属肉食性,主要以鱼类为食,偶尔摄食甲壳类。头部和体部为浅灰绿色或棕色,覆盖有圆形深色小点,其颜色从暗橘红色到深棕色不等,中间颜色深于边缘;头部斑点越往前越小;最后四根背鳍条根部通常可见一黑色大斑点(或一组小黑点),延伸到鳍下部;体侧可能有5条模糊的接近垂直的条纹,4条在背鳍下,第五条在尾柄处(这些条纹在背鳍下可能呈现为暗色斑点,尾柄部位一深色鞍状斑);鳍上覆盖有深色斑点,胸鳍上越接近末端斑点越小且越不明显;尾鳍、臀鳍和胸鳍的后缘通常有白色边缘;软背鳍上有深色点,幼鱼的尾鳍和臀鳍上的点过于密集以至于白色空隙形成白网状。最大体长:75 cm。养殖状况:已有人工养殖。野生的因食物链之故,可能含有热带鱼毒
珊瑚石斑鱼
中文:珊瑚石斑鱼。中文俗名:黑驳石斑鱼。分布于西太平洋海域,发现于泰国、香港以及台湾。向东延伸至所罗门与马里亚纳群岛,包括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圣诞岛、密克罗尼西亚、巴布拉新几内亚以及帕劳,向南延伸至澳大利亚北部。
生态习性:海洋; 半咸水 珊瑚礁鱼类; 深度下限为30 m;热带,27°N - 30°S, 100°E - 155°E。常见于较浅的泥质礁石海域, 有时也在河口地区。一条体长为30cm的实验体卵巢发育良好。独居或以小群生活。
重要鉴别特征:头、体呈棕色或灰绿色;头、体和鳞覆盖排列稀疏的黑色小点;背鳍基部具3块深色不规则大斑,第一块(位于倒数2或3根硬棘基部)最大、最明显;尾柄处具深色鞍形斑点;吻闭合时黑色条纹被上颌骨上缘掩盖;奇鳍与胸鳍后缘常出现白线。
巢斑石斑鱼
巢斑石斑鱼主要分布在东印度洋到印度南部、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南部(巴厘岛、龙目岛)以及科科斯群岛。巢斑石斑鱼主要生活在珊瑚礁海域的浅水区或是岩石底质水域。巢斑石斑鱼算是一种小型石斑鱼。头、身体和鱼鳍都是苍白色,其上覆盖有不等大小的密集分布的棕色圆形小点,鱼体上的这些小点大多数都比眼睛瞳孔还大;背鳍基部有四组小点(每组约2-3个小点)比身体的其他地方的小点颜色更深;鱼胸部有两条暗色条纹,胸鳍颜色暗淡,基部有一深色斑点,鱼鳍表面展开有更多非常明显的模糊深色小点,在鱼鳍中部的点颜色较鱼体上的点颜色更深。最大体长 32cm。
六角石斑鱼
中文:六角石斑鱼。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海域,从非洲东部(马达加斯加以及马斯克林群岛)向东延伸至皮特凯恩岛,向北延伸至小笠原群岛以及威克岛,向南延伸至新加里多尼亚和拉帕岛。红海、波斯湾以及非洲东岸除肯尼亚外海域分布未知。
生态习性:海洋 礁区鱼类; 深度上下限 0 - 30 m;热带, 33°N - 31°S, 141°E - 128°E。常见于水相当浅的具裸露外围礁石的海域。为善于伪装鲈科鱼类,具独居性,主要吃鱼与甲壳动物 (口足目甲壳类与十足目螃蟹) 。最大全长27.5 cm。
白缘石斑鱼
白缘石斑鱼分布于非洲的莫桑比克及南非东海岸,白缘石斑鱼为岩礁性鱼类,常出没于水深30-80米的珊瑚礁或岩礁区域。最大长度可达100 cm 。体高小于头长,标准长为体高的2.6-3.0倍,为头长的2.3-2.5倍。
重要鉴别特征:头部、身体、背鳍及臀鳍淡褐色,上有许多小的褐点,头部腹侧及身体腹侧无褐点;在幼鱼身上,许多小褐点会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较大的褐点;在上颌骨上方与前鳃盖骨前方连接处,有一明显的深褐色的条纹。
波纹石斑鱼
本鱼分布于印度洋北部(肯尼亚、索马里、也门、阿曼湾、亚丁湾、拉克代夫群岛、印度、斯里兰卡和安达曼岛),并且在印度尼西亚、沙捞越、新几内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和菲律宾也已知分布。在红海、波斯湾或澳大利亚尚无分布发现。主要栖息于浅滩区。以鱼类及甲壳类为食。
头部、体部和鳞为灰紫色到棕灰色,头部有棕色或金棕色斑点,背侧有同色的波状纵向线条(大型样本中线条模糊或消失);背鳍硬棘部分的边缘窄带为黑色。最大体长:75cm。
黄鳍石斑鱼
发现于印度洋海域,从亚丁湾南部到艾尔弗雷德港(南非),向东延伸至苏门塔纳(印度尼西亚),包括印度洋西部海域的岛屿。红海以及波斯湾分布情况未知。
海洋礁区鱼类; 深度上下限 10 - 150 m。热带,9°N - 36°S, 23°E - 98°E;稚鱼栖息于浅水礁区,成鱼栖息于较深礁区。 以多种鱼,螃蟹,基围虾,大鳌虾,乌贼与小型章鱼为食。
重要鉴别特征:头、体呈深蓝紫色至蓝灰色,一些覆盖蓝灰色斑点;鳍与颚呈亮黄色;一些鱼尾鳍角、背鳍鳍条、臀鳍以及腹鳍顶端略呈黑色。鳍与颚的黄色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退,较大成鱼呈深灰色、深蓝色、紫色、栗色或几乎呈黑色。
豹星斑
豹星斑又名皇帝星斑,主要分布于西印度洋的日本南部至澳大利亚海域,最长长度可达70 cm。身及头橄榄色至红褐色。头、身及奇鳍布满细小的蓝点。胸鳍红色,尾鳍后缘部分有不明显深色带。
豹星斑刺身
黑条石斑
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西起非洲东部,东至土木土群岛,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在中国分部于中国大陆、台湾沿岸,台湾南部、东北部及绿岛海域均有。主要栖息于珊瑚繁生的泻湖及面海的礁区,亦常出现于水道及外礁斜坡。生性凶猛,极为贪食,以鱼类为主要食物,偶捕食甲壳类。
繁殖期时会回游短距离而聚集于1-2个礁区产卵;为浮性卵。幼鱼底栖性,警觉性高,主要栖息于珊瑚碎屑堆。头和身体、软背、尾、臀鳍以及胸鳍有许多圆形暗边蓝点。胸鳍远侧呈暗棕色。鳍条比膜更深,后边缘为白色。在产卵聚集时,雄性为了讨好而变大,有明显的着色,表现在白色嘴唇以及身体腹中侧的一大片亮色区域。最大体重: 24.2 kg。野生鱼类有一定的毒性:因食物鲢之故,可能含有热带海鱼毒。
查氏石斑鱼
查氏石斑鱼分布于西印度洋区,包括吉布提、肯亚、坦桑尼亚、莫桑比克、南非及印度西部海域。生态习性:栖息深度9-300米,体长可达137公分,为底栖性鱼类,属肉食性,生活习性不明。最大体型:137 cm
密点石斑鱼
位于印度太平洋海域,西部从红海到夸祖鲁-纳塔尔(南非),向东(包括马达加斯加)延伸至西太平洋,向北延伸至日本,向南延伸至新喀里多尼亚。
生态习性:发现在宽范围的栖息地上了例如海草床与外礁斜坡;在南中国海,它也被发现于泥底。吃小鱼与甲壳动物(主要地口足目甲壳类与螃蟹)。从母鱼到雄鱼的性转变在 35-45 公分之间出现, 但不是所有的雌性性别。礁区鱼类; 非迁移的; 深度上下限 4 - 300 m;熱帶; 37°N - 34°S, 28°E - 169°W。
头、体、鳍均覆盖着密集不规则的深棕色小点,鱼体底色呈灰色网状;尾鳍后缘常带有一条白边;胸鳍上的小点集中在鳍条上。最大体型:80cm TL
六带石斑鱼
本鱼已知仅分布于热带西太平洋: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爪哇、巴厘岛、龙目岛、西里伯斯岛、摩鹿加群岛)、新加坡、马拉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路易斯安那半岛和澳大利亚(澳大利亚西部北海岸到昆士兰)。
头部和体部为浅棕灰色;体部有5深色条,颈部有一深色条(深色条通常或多或少倍一浅色窄带垂直分开);体部或有分散的灰白点,深色条边缘有时可见一些棕色模糊小斑点;有些背鳍、臀鳍和胸鳍为橘红发黑;颌和头腹部有时为浅红棕色。最大体型:30cm
七带石斑鱼
分布于北-西太平洋区,只分布在日本、朝鲜半岛和中国。中国大陆有分部。
生态习性:主要栖息于沿岸礁区。通常被发现于洞穴或岩缝间。以鱼类及甲壳类为食。最大体长: 155 cm TL 雄鱼/尚未辨别雌雄; 最大体重: 62.8 kg 。养殖状况:具经济性之食用鱼,已可人工养殖。
体呈浅黄色伴有7~8条棕黑纹,第一条位于颈背并且常和头部的黑色融合,第二条黑纹位于第三和第四背鳍硬棘下方,第六和第七条黑纹从软背鳍鳍条中间延伸至臀鳍底部并比其他条纹窄并且更为接近。在软背鳍底下有三个灰白色间隙,最后的条纹覆盖了大部分尾柄和最后2或3个背鳍鳍条的底部。腹鳍为黑褐色。奇鳍远侧为黑褐色并伴有灰白色窄边。暗的上颌条纹常隐藏于上颌骨。从眼部到鳃盖骨中央有微暗褐色带。鳃耙和鳃弓灰白色,没有微小的载黑色素细胞。
八带石斑鱼
又名间带石斑鱼,分布于索马里和南非的印度洋和日本至澳大利亚、新西兰的西太平洋,在中国分部于台湾沿岸。
体呈浅黄色伴有8条棕黑色的宽纹,第一条位于颈背,第二条位于背鳍并覆盖了前两条背棘,第七条从第5~7背鳍鳍条底部延伸至臀鳍底的后半部并比第六条宽。在软背鳍底下有两个灰白色间隙,最后的条纹覆盖了大部分尾柄和最后2或3个背鳍鳍条的底部。软背鳍、臀鳍的后半部分和腹鳍为黑褐色。从眼部到鳃盖骨中央有微暗褐色带。
目前发现最大年龄的八带石斑为43年的,最大体长: 130 cm ,最大体重: 80.0 kg 。
红棕石斑鱼
是印度洋-西太平洋种类,分布范围从巴基斯坦到印度,其中包括了拉克代夫群岛(印度)和斯里兰卡,较大的东印度群岛以及泰国湾。
红棕石斑鱼是珊瑚礁鱼类,其栖息在河口或海湾,底质为泥质或者沙质的海区。一般体长达到16.3cm时,可在鱼体内发现有成熟的卵细胞。
花点石斑鱼
分布于印度-太平洋海域,从科科斯群岛向东延伸至莱恩群岛,向北延伸至日本南部,向南延伸至澳大利亚东南部以及豪勋爵岛。
生态习性:海洋 礁区鱼类; 深度上下限 2 - 100 m。热带; 29°N - 34°S, 96°E - 170°W。稚鱼被发现于水浅的珊瑚残砾,成鱼生活在隔离的泻湖与临海礁石珊瑚顶部至深度 82 公尺的海域。 主要吃栖息于砂中的鱼与甲壳动物, 有时吃章鱼。 在香港活鱼贩售。特定的区域中可能具有热带海鱼毒,有雪卡鱼毒中毒的报导。
点带石斑鱼
点带石斑鱼。中文俗名:似鲑石斑鱼、玛拉巴石斑鱼。分布于印度-太平洋海域,从红海、非洲东部延伸至科摩罗群岛、马达加斯加、塞舌尔、印度、斯里兰卡再到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汤加以及日本北部。波斯湾分布情况未知。
重要鉴别特征:头体均呈棕色,覆盖较为分散的棕黑色小点,并延伸至胸部、颚下部、咽喉区以及口顶端;头体同时也覆盖分散的白色小点与不规则斑点;体常可见5条不规则倾斜深棕色横带(或多或少覆盖着灰色斑点);鳍均具分散的黑色小斑点。最大全长150 cm ;常见全长100.0 cm;
蜂巢石斑魚
蜂巢石斑魚中文俗名:网纹石斑鱼、蜂巢格仔、六角格仔、蝴蝶斑、牛屎斑、石斑、过鱼 、花石斑等。印度太平洋海域分布最广、最常见的小型石斑鱼之一,东西分布从南非到皮特科恩岛除中东、印度延岸和夏威夷群岛;向北延伸至日本南部,向南到达豪勋爵岛。我国台湾沿岸有分布。
为暖温性中下层鱼类,多生活在岩礁底质海区,常栖息于沿海岛屿附近的岩礁间、珊瑚礁的岩穴或缝隙中。沿岸常见之鱼种,产量丰富,亦是水族馆展示的鱼种。一般捕获之鱼种皆小型,故以煮汤食之较宜。
灰石斑鱼
灰石斑鱼为热带西太平洋种,分布范围从印度尼西亚到巴布亚新几内亚岛,包括有菲律宾、泰国湾、越南、澳大利亚北部以及新不列颠岛。往北在日本和韩国也有分布。灰石斑鱼生活在水深40-235m的软质底海区。
重要鉴别特征:头和身体背部为暗棕色,向腹部逐渐褪为白色或浅粉色;一些个体的身体和接近头部的地方上还会有细小的棕黑色斑点;从眼部到鳃盖后缘有一条模糊的深棕色条纹,还有一条颜色更深的条纹从眼睛下缘延伸到下鳃盖,第三条条纹则从前鳃盖边缘延伸到中鳃盖;胸鳍为透明的浅灰黄色;尾鳍后部有时较其他鳍的颜色都深;背鳍鳍间膜边缘为黄色。最大体型:35cm
网鳍石斑鱼
网鳍石斑鱼是印度-中太平洋种类,分布范围从东非(除去红海和波斯湾)到吉尔伯特群岛和萨摩亚群岛,向北分布到琉球群岛(日本)。
网鳍石斑鱼的栖息地多样。幼鱼(体长在8-21cm)通常生活在底质为泥质、海草床、红树林湿地以及珊瑚礁海域水深1-16m处;成鱼通常生活在珊瑚礁海域水深18-180m处。最大体型:43cm
头和身体苍白色,其上覆盖有许多密集分布的多边形的深棕色、红棕色或黄棕色的小点;鱼鳍上的图案和身体上的相似,但是鱼鳍上深色的点较鱼体上的点更大,颜色更深。鱼体和背鳍上有些点较其他地方的点颜色更深,组成了4或5条倾斜的深色宽条纹(一条在颈背处,3条延伸直到背鳍,还有1条位于尾鳍基部)。
杉斑
又称小牙石斑鱼,Epinephelus microdon (Bleeker, 1853),鮨科石斑鱼属的一种鱼类。 体色随年龄而变化,成鱼全身为褐色,无任何条纹及横带,背鳍基底亦无黑斑。侧线有孔鳞60个。
本鱼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西印度太平洋,从红海和非洲东岸到法属不波利尼西亚。在西太平阳其分布自日本南部至昆士兰和罗德豪岛。在台湾沿岸也有分布。
生态习性:主要栖息于珊瑚繁生的泻湖区及外礁区,尤其是岛屿周围数量多。常成一小群游动。以甲壳类、鱼类及头足类为食。
颜色:头部,体部和鳍为浅棕色,有大量深棕色小点;尾柄上有突出的鞍型黑斑;头部布满深色斑点,包括下颌、唇、(branchiostegal)膜、喉部和嘴里;鳍上有大量小白点(活鱼上更为明显),头部和体部有少量小白点。幼鱼鼻部两侧有一对发黑斑点,在第二和第三棘间背鳍膜边缘有一黑色斑点。
纹波石斑鱼
广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从非洲东海岸(莫桑比克北部至肯尼亚)至琉球群岛以及斐济南方,新加了多尼亚和澳大利亚北部。在红海本鱼被其近亲白星石斑鱼取代。在马来西亚海域也有发现。
喜栖息在砂泥底、近海沿岸、泻湖,通常被发现于5-25公尺深之洞穴或岩缝间。以鱼类及甲壳类为食。
颜色:体部棕色,有大量白色小斑点,长于10厘米的鱼,斑点水平延伸,成鱼斑点趋于形成波状线条;通常有一些圆形或不规则的灰白斑点(大于或等于眼)覆盖于白色小斑点上方;头部棕色,有大量小白斑点在眼的后部背侧;黑色颌骨斑纹通常被隐藏于颌骨内;中部鳍上有白色小斑点和条文,后部边侧带黑色,边缘为白色;偶鳍为灰棕色。6厘米左右幼鱼棕色,除背鳍前部外其他部分被有圆形深色边缘的小白斑点,背鳍前部小白点延伸(then are elongated)。鱼成长过程中偶鳍上的白色斑点逐渐变少并模糊,在成鱼时消失。
电纹石斑鱼
云纹石斑,国内一般称之为电纹石斑鱼,一般体长13~15厘米,体侧有6条暗棕色斑带,除第一与第二带斜向头部外,其余各带均自背部伸向腹缘,各带下方多分叉。体侧和各鳍上皆无斑点。
云纹石斑是石斑鱼类中的佼佼者,鱼肉品质较好,目前大量出口到国外,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鱼类之一。云纹石斑的油脂含量很丰富,因此也被称为油斑。
多点石斑鱼
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包括印尼、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海域。生态习性:多点石斑鱼栖息于近岸的咸淡水区,特别是红树林中。
吻斑石斑鱼
本鱼广泛分布于热带印度太平洋区,从非洲东岸(从桑给巴尔岛南部到莫桑比克的Ponta Zavora),到中太平洋莱恩群岛。除了非洲海岸的分布外,其基本属于一隔离种。最大体长:35 cm
大斑石斑鱼
广泛分布,从南非、莫桑比克、科摩洛群岛、马达加斯加、马斯克林、塞舌尔、查哥斯以及斯里兰卡延伸至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以及马贵司群岛(法属玻利尼西亚),向北可达琉球群岛、小笠原群岛(日本)一带,向南可至新加勒多尼亚。
生态习性:发现于泻湖与临海礁石到至少 44 公尺深度。吃甲壳动物 (主要是螃蟹),鱼,章鱼与乌贼。海洋 礁区鱼类; 深度上下限 3 - 44 m。热带, 30°N - 33°S, 30°E - 137°W。
赤石斑鱼
赤石斑鱼,又称黑边石斑鱼,俗名为石斑、格仔鱼、赤鮨,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鮨科石斑鱼属的一种。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区,包括东非、日本、韩国、中国台湾、澳洲、豪勋爵岛及太平洋各岛屿附近海域皆有分布。肉食性,以鱼类及甲壳类为主食。预计赤石斑鱼寿命为19岁。
赤石斑鱼体长可达40厘米。体呈红橙色,分布印度洋~西太平洋区,西部从红海延伸到艾尔弗雷德(南非),贯穿太平洋的西部和中部,是分布最广的石斑鱼之一。
赤石斑鱼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区,包括东非、日本、韩国、中国台湾、澳洲、豪勋爵岛及太平洋各岛屿附近海域皆有分布。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近危(NT)
体侧扁,口大。体色多变,大致上鱼体为白色,头部上半部与背部为红褐色,体侧具5~6条模糊的宽横带,夜晚鱼体则变成橘红色。特征是背鳍硬棘尖端为黑色。尾鳍截形。
宝石石斑鱼
中文:宝石石斑鱼。中文俗名:流氓格仔、糯米格、宝石斑鱼。分布广泛于印度洋与太平洋一带,西起红海、波斯湾、卡瓦祖鲁纳托(南非),东达斐济,北到日本,南至阿拉佛拉海域及北澳大利亚。近些年(2003)也有记载在汤加(南太平洋岛国)发现该品种,但在密克罗尼西亚(西太平洋岛群),玻里尼西亚(中太平洋的岛群)和西印度洋的岛屿似乎没有其踪迹。我国东南沿海、海南岛、台湾岛均有分布。
近海暖温性底层鱼类,栖息于多岩礁的海域。幼鱼期栖息在较浅之礁区水域,长大后在较深水域包括礁石区、礁砂区、海藻区或浅大陆棚区,以小鱼及甲壳类为食,即捕食鱼与底栖的无脊椎动物, 主要为虾与螃蟹。在水浅的大陆架水域中通常发现于海草床或在沉积良好的底部邻近岩礁,死珊瑚或 alcyonarians上。 稚鱼是普遍于水深到 80 公尺。最大全长47.0cm,常见全长35.0cm。
小点石斑鱼
广泛分布于印度洋-西太平洋海域,从南非、红海向东延伸至巴布拉新几内亚,向北延伸至日本南部,向南延伸至卡奔塔尼亚湾以及澳大利亚西北部。
生态习性:海洋,底栖;深度上下限 71 - 291 m ,热带 28°N - 32°S, 30°E - 154°E;出现于大陆架底质软泥上。也居于岩石底部。 尚未有任何文献报告它的生物学特性。
太平洋:头、体部均呈棕灰色或灰绿色,背外侧、头后部以及奇鳍覆盖明显的棕黑色小点;一些样本从眼睛至鳃盖后缘末端具已模糊的深色横带,另一条横带从眼睛延伸至前鳃盖骨的凹口处,第三条则为上颌纹的延伸;胸鳍鳍条呈褐色,膜透明。稚鱼头、体部覆盖3排纵向延伸的深色斑点。
印度洋:头、体部呈棕色或橄榄色;背外侧常可观察到模糊的棕黑色密点,有时也出现在头后部;具一条深棕色上颌纹;一些样本沿背鳍鳍条中部覆盖一排模糊的深色斑点,紧靠其末端具一靠近边缘的灰色模糊横带或一排模糊的灰点;
南非海域成鱼呈深棕色,背鳍鳍条、臀鳍以及尾鳍角处具一灰色或白色边缘。稚鱼头部覆盖三条深色横带;一条从眼睛延伸至鳃盖后缘末端;第二条从眼睛延伸至前鳃盖骨凹口处,第三条为上颌纹的延伸;胸鳍鳍条呈棕色或灰黄色,膜透明。
褐石斑鱼
中文:褐石斑鱼。中文俗名:土鱠、土沟龙、假油斑、九絵。濒危地位:Vulnerable,易危。分布:褐石斑鱼分布区域狭窄,它主要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区,北至韩国、日本(范围可北至舳仓岛,37°50′N)、南至中国(香港、海南岛以及台湾沿岸)。生态习性:礁区、沙泥底、近海沿岸。最大体型:最大体长: 128 cm,一般体长: 60.0 cm,最大体重: 33.0 kg。
重要鉴别特征:背鳍、臀鳍和尾鳍基部无白边,前鳃盖骨隅角有3枚粗锯齿棘。
养殖状况:褐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类似,为冷暖水性(适应水温5-32℃)礁栖鱼类,由于人工繁育尚未取得成功,目前鱼苗主要来源于野生捕捞,因此养殖产量不高。
白星石斑
白星石斑主要产地为印度洋。体征特点是深褐色到黑色的身体,全身布满白色斑点。非常凶猛,会吞掉可以吞掉的一切鱼及无脊椎动物。食物包括各种动物性饵料,像海虾及小鱼。最大成体尺寸可达30厘米。
玳瑁石斑鱼
体长(SL)30厘米左右。几乎全身斑纹。头部(眼睛喙)短。臀部鳍的缘分是黑色的。胸口在鳍的前方有肌状的模样。台湾“玳瑁石班”。
玳瑁石斑鱼又称花头梅、花狗斑,体长椭圆形,侧扁而粗壮,头部、体部及各鳍淡色,全身密布如玳瑁般不规则的圆形至六角形暗斑,斑间隔之狭窄自成网状图案;腹部在胸鳍基部前方具2条暗色带,胸鳍颜色较暗,带有深色不明显的斑点。分布于西太平洋区,由日本至澳洲。台湾各地皆有产,以澎湖产量较多。
沿岸的沙地和岩礁域的3 - 50米。广泛分布于印度马来地区,从安达曼岛到新南威尔士州(澳大利亚),从西澳大利亚(鲨鱼湾)向北延伸到韩国、日本。台湾各地皆有产,以澎湖产量较多。主要栖息于近岸碎屑的珊瑚礁区,幼鱼常被发现于潮池。以甲壳类、小鱼及蠕虫为食。
三斑石斑鱼
俗名:红皮鲙。本鱼已知仅分布于日本、韩国、台湾和中国。幼时栖息于潮池或礁石区的浅水域,成鱼移至深水域。主要以鱼类为食,偶尔摄食甲壳类。 颜色:头部和体部为棕灰色;中间的鳍颜色更深,但被深棕红色斑点覆盖(除腹侧)且常有白色窄边缘;最后3枚背鳍硬棘根部有一比眼大的黑色斑块,背鳍条中间根部有一小斑块,尾柄上也有一块;偶鳍为黄色,有一些模糊桔黄色小斑点。最大体长32厘米左右。
颜色:头部和体部为棕灰色;中间的鳍颜色更深,但被深棕红色斑点覆盖(除腹侧)且常有白色窄边缘;最后3枚背鳍硬棘根部有一比眼大的黑色斑块,背鳍条中间根部有一小斑块,尾柄上也有一块;偶鳍为黄色,有一些模糊桔黄色小斑点。最大体长:50cm
燕尾星斑
星斑中尾部最为突出的,因形如燕子尾般就称燕尾斑。鱼身呈鲜紫红色,背鳍,臀鳍,尾鳍,头部及鱼身有蓝色斑点。最长长度﹕八十一公分。栖息环境﹕珊瑚礁。分佈区域﹕主要产地:菲律宾、越南。七洲,东沙岛暗礁及中沙礁。
金钱龙趸
广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地区,东西向从红海、亚丁湾到肯尼亚、坦桑尼亚、莫桑比克、南非、科摩罗群岛、塞舌尔群岛、欧曼、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拉克代夫群岛,南北向从北澳大利亚延伸至台湾、日本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区。我国台湾沿岸、南海有分布。栖息于浅水的亚潮带至150公尺深的礁区海域,以鱼类为主食。生性不怕人,经常与潜水人员近距离接触。
体呈淡灰褐色,分布着稀疏较大的深褐色到黑色的斑点,大部分大于眼睛大小, 形状从圆形到哑铃状均有分布; 头部则有深褐色的小点斑及不规则的窄纹(很多从眼部呈辐射状分布,尤其在后方)。各鳍均有深色斑点, 远基部位的更小。成鱼体色较深, 几乎成黑色。最大体重: 110.0 kg。
琉璃石斑鱼
本鱼为一印度太平洋种,从非洲东岸至日本、韩国、中国南海、台湾沿岸、越南和斐济。红海和波斯湾不详。主要栖息于较深之岩礁区,栖息深度在45-375公尺间。雌鱼在标准体长约35公分时成熟。以鱼类、甲壳类及软体动物为食。栖息较深,产量不多,非主要经济食用鱼。一般渔法以延绳钓、流刺网及一支钓等捕获。红烧食用佳。
霜点石斑鱼
俗名:半月石斑鱼,纹斑石斑鱼,黄边石斑鱼。本鱼广泛分布自西印度洋到西太平洋,南至南非温带水域,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中国周围分布于中国大陆和台湾海峡。
30厘米左右。稍稍细长的一方(左右扁平)。全身霜降花纹散落。身颜色有红色或是脆弱的东西。在日本称为霜降羽太(simofurihata)
生态习性:栖息地多样化,珊瑚礁区、岩礁区、海藻床区等,从水深1-150公尺处皆可见其踪迹。以鱼类及甲壳类为食。 颜色:体部基本为红棕色或棕绿色,每片鳞上有白色或浅蓝色小点(约鼻孔大小)
双棘石斑鱼
印度洋鱼种,于北印度洋大陆架海域发现,从亚丁湾到斯里兰卡以及马德拉斯(印度)。波斯湾以及红海海域分布情况未知。
生态习性:海洋,底栖动物;深度上下限 10 - 300 m,常见于 10 - 120 m。热带; 29°N - 5°N, 56°E - 83°E;生活在泥质砂层或淤泥基层之上,可从喀拉拉邦海岸深度为63~100m海域捕获。
体呈淡棕灰色,常覆盖宽于间距的5条深色垂向条带,其中四条出现在背鳍下部,第五条(最模糊)在尾柄;头、体腹缘常呈现粉红色或红色;深色上颌纹隐约延伸至前鳃盖骨下缘;鳍呈土灰色,无斑点。
雷托氏石斑鱼
中文俗名:截尾石斑鱼,红梢石斑鱼。本鱼于热带印度太平洋区海岛发现:Bassas da India(法属海岛)(莫桑比克海峡)、马达加斯加、留尼汪岛、毛里求斯、查戈斯群岛、圣诞岛(东部,印度洋)、印度尼西亚(龙目岛外巴厘海)、台湾、日本(冲绳、伊豆诸岛)、帕劳、新克里多尼亚、莱恩群岛、美属萨摩亚群岛、社会群岛和土木土群岛。
主要栖息于较深之岩礁区,幼鱼一般栖息深度在20-40公尺间,成鱼在70-220公尺间。以鱼类、甲壳类及软体动物为食。
神秘石斑鱼
可能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域。体色为棕色斑驳,并且覆盖有非常接近的深棕色小斑点;奇鳍棕色,其上有蓝色边缘的棕色眼孔斑,鳍边缘黑色,偶鳍下部白色,远侧棕色。最大体长 25cm
细点石斑鱼
中文俗名:蓝鳍石斑鱼。分布于西太平洋海域,从日本南部到昆士兰(澳大利亚)南部、泰国湾,向东延伸至斐济、密克罗尼西亚群岛(除马里亚纳群岛外)以及汤加。
生态习性:海洋,珊瑚礁鱼类; 深度上下限 2 - 150 m;热带; 34°N - 36°S,99°E - 174°W。通常发现于泻湖或海湾孤立的珊瑚礁顶部周围, 也可在外围礁石海域捕获。据迈尔斯记录,该鱼种常游至外海,距底部数公尺海域。在晚上可轻易被垂钓者捕获。 主要吃栖息于砂中的鱼类与甲壳动物例如蛇鳗与箱螃蟹。 在香港有活鱼贩售。
成鱼常呈淡蓝灰色,覆盖黑色密点以及一些分散的不规则黑色斑点;一些较大的稚鱼尾鳍靠近边缘处具较宽的黑色横带;腹鳍顶端常呈黑色。稚鱼鳍呈黄色;较小稚鱼(体长最大为12cm)体部主要呈黄色,头部与体前侧覆盖许多模糊的蓝灰色密点。野生鱼有雪卡鱼毒中毒的报道。
褒氏贫鲈
日本称为:山吹羽太,分布于太平洋区,包括日本、台湾、南中国海、马里安那群岛、社会群岛、库克群岛、所罗门群岛、斐济等。在中国分部于台湾沿岸,主要产于台湾南部海域。栖息于水深140-367公尺处礁石区或石砾区之海域。
重要鉴别特征:头,身体和鳍为黄色至橘黄色,有白或粉色阴影。鼻,唇和头背部充满红色。背鳍硬棘有时有红色条纹。
泰星斑
中文:斑鳃棘鲈 中文俗名:斑鳃鲈、斑棘鳃。分布在西太平洋热带地区的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以及北澳大利亚的沿岸。在中国分布于台湾南部。
常见于混合的藻类与珊瑚栖息地。 常见于近海岸礁但是不存在于清澈的外海礁石.稚鱼有一个在礁石栖地中的浅水区中的底栖生存, 尤其在珊瑚残砾周围.短距离上移动产卵, 形成群集.可能移进浅水区觅食中.卵在水面正下方飘浮。大洋性仔鱼被发现于栖息地类似那成鱼的那些.稚鱼吃小鱼与无脊椎动物例如甲壳动物与乌贼。
头,身体和奇鳍为灰绿色,棕色,红色或橘红色并伴有暗边蓝点。头部和身体前部的斑点直径为瞳孔的一半或更多,在身体后半部和鳍上的斑点更细,更显正圆形,并且更多。头部有少量斑点,脸颊上有3-7个。头和身体腹部没有蓝色斑点。通常在胸鳍底部和腋有一个蓝点。腹鳍上没有蓝点。尾鳍后部有白边。
蓝瓜子斑
蓝瓜子斑在市面上是很少见的,此鱼原产于东南亚,它的鱼皮较厚,油润弹滑,肉质比较细嫩。由于蓝瓜子斑个头较大,一条大约有7斤左右,一般会选择一鱼三吃:头和鱼腩可以清蒸,鱼肉滑炒,鱼骨煮汤。
红瓜子斑
红瓜子斑是一种高档食用海水鱼,身体橙红色至黄褐色,有褐红色或深棕色小点布满全身,鱼肉雪白,肉厚且爽滑,鱼皮柔韧,鱼味浓郁,是石斑鱼中的精品。
清蒸红瓜子斑
花点石斑鱼
花点石斑鱼俗称长棘斑、花英斑,因身上布满褐色斑点而得名。口感比较鲜香嫩滑,滋味鲜美,适宜清蒸。
金钱斑
金钱斑是石斑鱼的一种,因身上有六角形斑点而得名,它的花纹如银币大小,因而被叫作金钱斑。价格昂贵,花纹细腻,鱼性凶猛,肉质雪白细嫩,口味鲜美,鱼中上品。
野生金钱斑价格不菲
下图为养殖的金钱斑,和野生的相比价格有天壤之别。
褐点石斑鱼(老虎斑)
中文俗名:老虎斑、虎斑。广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包括红海。沿非洲东岸到莫桑比克,向东延伸至萨摩亚及菲尼克斯群岛,北自日本南部,南迄澳洲等。台湾南部、西部、东北部及澎湖有产。
生态习性:暖水性近岸及珊瑚礁鱼类,最深达60m。主要栖息于泻湖及海湾内之独立礁周围水域,亦常常被发现于外礁斜坡区以及清澈水域。个体大,最长体长可达1200毫米,一般为600~700mm。以底栖甲壳类及鱼类为食。
重要鉴别特征:体呈淡黄褐色,有5块纵系列的深褐色暗斑组成了不规则的条纹;头部、体侧和鳍密集分布着小的褐色斑点,在深色暗斑上的小斑点比位于暗斑之间的小斑点颜色深很多;尾柄后缘具一模糊的黑色鞍状斑;在颌骨一侧有2或3根模糊的深色条纹。毒性:野生老虎斑因食物鲢之故,可能含有热带海鱼毒。在食用时应小心处理。养殖的老虎斑则无毒。
下图为养殖的老虎斑,价格和野生的相比相差非常大。
青石斑鱼
中文:青石斑鱼 日语:「青羽太」、「青鰭」中文俗名:土鲙(东山、诏安、平潭)、腊鲙(厦门)、青鮨。
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日本、台湾、越南、韩国、中国等海域。我国产于南海及东海南部,其中尤以南海各地海域较多。
青石斑鱼常栖息于沿海各地岛屿岩礁附近,为暖水性中下层鱼类,一般不结成大群。其性凶猛,喜食鱼类和虾类。
养殖状况:青石斑鱼肉细嫩鲜美, 营养丰富, 经济价值高, 是我国主要出口创汇水产品之一。早起青石斑鱼苗主要来源于野生苗,随着青石斑鱼的人工育苗技术逐渐成熟, 福建、广东等省的成鱼养殖规模逐步扩大。青石斑鱼养殖主要有网箱和池塘养殖两种方式, 饲料以小杂鱼为主, 残饵对水质污染较为严重, 是造成养殖水质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 鱼病危害也明显上升, 严重影响了石斑鱼养殖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钓捕方法:在海洋中通常可用延绳钓或手钓捕获,以活虾作钓饵;采取底拖网也可捕捞,但所捕获数量不大。
頭及身接近背部棕褐色,腹部顏色漸淡。頭、身及奇鰭有大量橙褐色或紅褐色斑點,身上隱約有五條不規則的深色斜帶,第一條斜帶位於背鰭硬棘部分的前方,最後一條斜帶在尾柄上。養殖魚遍身魚體深綠色,散佈黑色或棕色小點,有4-5條暗色橫帶。
青斑的肉質爽而鮮甜,但現在已有人工海水養殖,其肉質比起海洋自然野生的青斑來說,要粗糙得多。鑒別海洋自然野生的青斑和人工養殖青斑的主要方法是海產青斑色澤柔和偏淡,魚身有自然光澤感覺,而養殖青斑則魚身渾黑而無光澤。選購青斑應選擇魚身外表圓肥,條紋黑白分明者為佳。
图为养殖的青石斑鱼
白瓜子斑
这是在香港仔鱼类批发市场拍到的白瓜子斑,雪白的鱼身上带有少许灰褐色的斑点,很是特别。
珍珠斑
又称珍珠龙胆或龙虎斑,是用龙趸(公)与老虎斑(母)培育出来的杂交种新石斑鱼。珍珠龙胆结合了两种鱼的优点,外观有靓丽的斑斓花纹,形似珍珠。珍珠龙胆肉质鲜嫩,可以清蒸,也可以生炒,还可以用砂锅烹煮,市场价值很高。
珍珠斑在市场上价格便宜,属于大众消费的石斑鱼一类。
清蒸珍珠龙胆
黄鳍石斑鱼
发现于印度洋海域,从亚丁湾南部到艾尔弗雷德港(南非),向东延伸至苏门塔纳(印度尼西亚),包括印度洋西部海域的岛屿。红海以及波斯湾分布情况未知。
海洋礁区鱼类; 深度上下限 10 - 150 m。热带,9°N - 36°S, 23°E - 98°E;稚鱼栖息于浅水礁区,成鱼栖息于较深礁区。 以多种鱼,螃蟹,基围虾,大鳌虾,乌贼与小型章鱼为食。
重要鉴别特征:头、体呈深蓝紫色至蓝灰色,一些覆盖蓝灰色斑点;鳍与颚呈亮黄色;一些鱼尾鳍角、背鳍鳍条、臀鳍以及腹鳍顶端略呈黑色。鳍与颚的黄色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退,较大成鱼呈深灰色、深蓝色、紫色、栗色或几乎呈黑色。
蓝点鳃棘鲈(西星斑)
中文俗名:西星斑。分布于印度~太平洋:,主要位于孤立的海岛,从紅海到凤凰岛、美属萨摩亚, 北至琉球群岛, 南至澳洲(除红海和澳大利亚地区)。我国台湾沿海有分布。
生态习性:栖息深度1-20米,体长可达73厘米,生活在珊瑚生长茂盛的泻湖、临海礁石。
头部,体部和奇鳍呈灰绿色到褐色或红褐色,有许多圆形到椭圆形的深色边缘的蓝色小点(最大的可达到瞳孔大小);大多数斑点在毗邻的斑点的直径范围内;腹鳍有深褐色到黑色的膜;尾鳍的后缘有一条白色边缘,并通常有一条黑色的靠近边缘的条带。
石斑鱼泛指鲈形目鮨科石斑鱼亚科里的各属鱼类。并非所有鮨科鱼都被称为“石斑鱼”;该科鱼类还包括鲈鱼。石斑鱼通常指两大属鱼类:石斑鱼属及喙鲈属。除此以外,Anyperidon属、驼背鲈属(老鼠斑)、鳞鮨属、纤齿鲈属、贫鲙属及鲙属的鱼类也会被称为石斑鱼,而鳃棘鲈属的鱼类则被称为珊瑚斑鱼。不过,某些鸳鸳鮨属、九棘鲈属、侧牙鲈属、角纹鮨属、东洋鲈属、副花鮨属等属于石斑鱼亚科鱼,及个别的其他鮨科鱼类,有时也会被冠上石斑鱼的称号。
黄鳍喙鲈
分布于东部太平洋热带亚热带海区,从圣弗朗西斯科湾、到加利福尼亚,一直到秘鲁南部。生态习性:幼鱼在较浅的海草床附近出现,成鱼则常被发现于岩礁及珊瑚礁区,栖息水深2-137m。
白线光腭鲈
广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海域,从红海至莫桑比克、科摩罗群岛、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留尼旺、塞舌尔、阿曼和查戈斯群岛,东至凤凰岛,北达日本,南到澳大利亚。其几乎分布于热带印度洋海域的所有岛屿。我国台湾南部、澎湖有分布。
生态习性:主要栖息于珊瑚繁生区、清澈水质的舄湖区或面海礁区,水深在5-80公尺处海域。
成鱼体呈绿色至灰褐色,体侧、头部、背鳍及尾鳍基部散布着橘红色的班点;头部及体侧具4条白色纵带或一系列头部的眶后区、体侧可见的条纹;背鳍鳍条,臀鳍和尾鳍均透明。幼鱼(全长小于8cm)体呈金黄色而具多条深色边缘的淡灰蓝色纵带;尾鳍基部具一个(或两个)蓝缘黑斑。
花点鳞鮨
花点鳞鮨分布于西印度洋的阿曼湾以及阿拉伯半岛南部海岸,阿尔达不拉岛(塞舌尔阿尔达布拉岛群的主岛),科洛莫斯群岛,马达加斯加和东非海岸(从肯亚到南非德班)。生态习性:主要栖息于硬基底,水深至15m处。
体色黄棕色至红棕色,腹部色浅。成鱼头部、身体以及鳍上有深色小点;幼鱼头部和身体有许多深棕色小点,有时还会平行延长(有时会连接成短线),鳍上的点不是非常明显;头部和身体同样也有相当明显的不规则的浅色斑块或形成玫瑰状浅色斑块。 背鳍鳍棘数11,软条18或19;棘间膜无缺刻。鳞片平滑。最大体型:最大全长 85cm
条斑鳞鮨
条斑鳞鮨是一种东太平洋分布的石斑鱼类,它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一直到厄瓜多尔均有分布(包括:雷维利亚希赫多群岛、加拉帕格斯群岛、科科斯、马尔佩洛岛、克利珀顿岛)
生态习性:岩礁性鱼类,栖息水深不超过40m。条斑鳞鮨为日行性鱼类,以底栖生活的小鱼为食,偶尔取食甲壳类动物。最大体型:91cm
白边侧牙鲈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之热带及亚热带海域,西起非洲东部沿岸,东至萨摩亚,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
生态习性:栖息于水深4-200公尺处沿岸、岛屿、外礁等礁石区海域,以礁区小鱼及甲壳类为主食。
体深红色,体侧具不规则之浅红色水平线或斜线,浅红色线纹间另穿插有黄色窄线纹,而这红色线纹有时是由淡蓝色至粉红色的不规则小斑点所购成;尾鳍具半月形之窄白缘,内侧另具一条黑色窄带。幼鱼体色略同于成鱼,但体侧具较少且较大的红缘淡蓝斑点,而无黑色纵带,尾柄上亦无大黑斑。重要鉴别特征:尾鳍弯月形,后缘具白边。
侧牙鲈
侧牙鲈分布在非洲东海岸至红海的热带印度洋地区至热带太平洋地区的皮特凯恩群岛。生态习性:栖息于水深3-250米处的岛屿、外礁等礁石区海域,以礁区小鱼及甲壳类为主食。
重要鉴别特征:头,身体和奇鳍为黄褐色至橘色,伴有许多蓝色至淡紫色或粉色的小圆点或椭圆点。奇鳍后边缘大部分为黄色。胸鳍鳍条红色至棕色,末端第三根却为黄色。大型幼鱼体背部至背鳍后下方有一不规则黑带,一直延伸到头部有3个不规则黑点。尾鳍上基部有一不规则黑斑点。头和身体有淡蓝色至粉色小点。头侧中部从下颌顶端至背鳍开始有一淡黄色至白色条带。小型幼鱼在头和身体的背部没有黑带和黑点。最大全长81.0cm;
石斑鱼科中,除了种类最多的石斑鱼属外,还有一大属——九棘鲈属。九棘鲈属共有24个种类,其中中国沿海有分布的有11种。如:斑点九棘鲈,半斑九棘鲈,豹纹九棘鲈,卜氏九棘鲈,橙点九棘鲈,黑缘九棘鲈,横带九棘鲈,红九棘鲈,红鳍九棘鲈,黄背青九棘鲈,灰鳍九棘鲈,加勒比九棘鲈,六斑九棘鲈,少点九棘鲈,台湾九棘鲈,尾纹九棘鲈,细锯九棘鲈,星点九棘鲈,伊氏九棘鲈等等,由于微信篇幅有限,小编就将九棘鲈属图片省略,后期将撰写专题介绍。
加勒比九棘鲈
分布在西北大西洋,在加勒比海(大安的列斯群岛、小安的列斯群岛)、特立尼达拉岛,墨西哥湾,美国(从北加利福尼亚到南弗洛里达都有分布),巴哈马和百慕大也有分布。
生态习性:主要分布在珊瑚礁海区,是白天主要隐藏在珊瑚礁中的一种小型、善于隐藏的种类,同时也是一种黄昏行性的捕食者,成鱼主要以其他鱼类为食。
本文由厨影美食编辑整理,未经授权禁止转载。盘点全球顶级食材,探索珍奇饕餮盛宴。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厨影美食。您的支持就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三秒关注厨影美食,做超级吃货
相关文章点下面链接